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首页

HOME

    学院新闻

    【社会实践】云顶官网线路检测赴赤壁市蒲纺片区开展“探寻三线建设历史 赓续红色纺织文化”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任诗涵 尹新璞时间:2024-07-20点击:

    近日,云顶官网线路检测研“习”之路实践团赴蒲纺片区开展“探寻三线建设历史 赓续红色纺织文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及其后代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寻访红色纺织故事,聆听岁月回声、传承三线精神。

    倾听激情岁月回声,感受楷模魅力

    “说起蒲纺,原来那时候还叫二三四八,我一直都有蒲纺情结……”全国人大代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三四”织布巡回操作法首创者张艺霞带与同学们座谈时重温了蒲纺的生动故事。

    “我有很深的蒲纺情结,我这一辈子都在蒲纺,经历了三种不同身份角色的工作。第一个身份就是蒲纺纺织工,我当时是通过招工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蒲纺,分在最辛苦的生产车间,非常湿热,工友间的交流全靠喊,虽然环境艰苦,但我真心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我边工作边摸索,探索出“四三四”织布巡回操作法,并积极参加纺织行业技能比赛,是蒲纺让我不断成长,最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个身份是社区工作者,当时我的主要工作是服务社区居民,他们都是我曾经的工友、同事,如何更好地服务他们、建设和谐社区成了我的主责主业。退休后,我任职于蒲纺一家新型纺织企业,蒲纺培养了我,我也怀着感恩的心想回报蒲纺,依旧想在纺织行业发挥余热。”回忆起自己与蒲纺的故事,张艺霞热泪盈眶。

    访谈期间,同学们向张艺霞介绍了纺大“月面国旗”的故事,张艺霞竖起大拇指,并鼓励实践队的成员:“作为大学生,你们要把你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张艺霞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继承和发扬纺织精神,用科技的力量推动行业的进步。

    接力三线精神火炬,传承奉献精神

    三线建设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父母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三线建设中。作为三线建设者的后辈,他们继承了父母那代人的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的品质,将“三线精神”融入新时代建功立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我成长在蒲纺,工作在蒲纺,除了本硕求学的7年时间,我所有的生活都围绕着蒲纺……”桂花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杨说道。在访谈中了解到她的父母就是三线建设者,她自己是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却毅然选择留在基层工作,被问及原因时,她答道:“社区工作需要更多的情怀,我是土生土长的蒲纺人,愿意回乡建设蒲纺,蒲纺的曾经是老一辈创造的,而现在有机会、有能力在这里照顾曾经为我们创造出这么好的生活环境的老前辈们,用我们的青春来服务他们,我很愿意留下来。”

    传承红色纺织文化,点亮纺织地图

    蒲纺,鄂南山区的一颗明珠,曾为国防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遗余力地讲述三线建设故事,传播三线建设精神。

    “蒲纺的人才众多、产品一流。有全国党代表吴忠英、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丁桃明等‘织女星’。蒲纺还有许多一流的产品,获得过国家级金奖、银奖。”三线建设亲历者马翱自豪地说道。自退休后,马翱就致力于用文字记录蒲纺的故事,并发表著作《蒲纺追忆》一书,真实记录了当年祖国三线建设背景下二三四八工程及后来省级纺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光辉历程,唤起蒲纺老一辈人的美好记忆,向后辈们讲述蒲纺故事,传承三线精神。

    “蒲纺在我们中国纺织史、三线建设史、国企发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蒲纺党工委书记、工委主任杨昆明说道。在谈到三线精神时,杨昆明深情地说:“蒲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奋斗史。”他回忆了蒲纺人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山沟里建成十里纺城。杨昆明表示:“三线建设精神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的。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学问,都需要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他以恒瑞纺织企业为例,讲述了企业如何从无到有,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故事。“蒲纺有过去的使命,更有现在的发展方向。”杨昆明展望蒲纺在康养、文旅、大数据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并强调了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性。访谈最后,杨昆明鼓励实践团成员:“大家要多念书,更要脚踏实地做事。”并鼓励年轻人要追求卓越,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实现人生目标。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十余人次的深入访谈翻开了蒲纺的历史页面,追寻岁月回声,接力三线火炬。云顶官网线路检测研“习”之路实践团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持续聚焦三线精神,挖掘三线故事和红色纺织故事,将传承三线精神与弘扬纺织文化特色相融合,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上好点亮纺织地图大思政课。


    分享: